《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不能简单看成是“去煤化”。“我国能源活动排放CO₂约占总排放量80%,2023年煤炭占能源消费的55.3%。面对碳减排的要求,一方面应依靠科技提高煤炭高效利用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减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应逐步增加新能源占比,以减少对煤炭的‘过分依赖’。”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全国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如是说。
中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照辉则从节能、光伏、绿色、地热四个方面细数了煤层气产业为助力“双碳”而取得的绿色低碳发展成果。
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在连续两年每年增产1亿多吨的基础上,再增产5743万吨,达到13.78亿吨,总量和增量均位列全国第一,非常规天然气全年产量145.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56%。在庞大的数字背后,煤与煤层气开采的地质问题和安全新风险也持续提升。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制约煤层气高效、规模化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景东升提出,要优化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推动煤层气多气共采与增储上产。我国煤系地层分布广泛,多气合采可大幅提升单井产量,提高开发效益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国家支持引导推进多气合采、立体开发。
“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矿区地面抽采在促进煤矿安全,开发低碳能源的同时,叠加碳减排效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采煤采气一体化’的推广。”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田永东认为,要推广煤气共采,助力节能降碳。
近年来,山西省瞄定“双碳”目标奋进领跑,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煤与煤层气高效高质共采,让曾经威胁煤矿安全的瓦斯,变身高效清洁的能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
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国富表示,煤与煤层气共采可实现煤炭和煤层气(瓦斯)两类资源的协调高效开发,推动煤层气(瓦斯)实现更加科学、高效地抽采利用,逐步实现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从资源开发全生命周期层面,大幅度减少煤炭开采全周期中的甲烷排放。
此外,山西省对煤层气增储上产、民生保供、拉动经济给予高度关注。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麦欣在介绍华北油田沁水盆地勘探开发进展及成效时建议,要持续提供政策支持,助力山西非常规产业基地建设。并且建议国家及山西省政府对煤层气行业加大减负和扶持力度,推动煤层气的快速发展。
论坛上,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武耀文发布了“山西省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成果(报告)”,系统客观展示了山西煤层气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煤层气增储量超800亿立方米。今年1至7月,总产量达79.2亿立方米,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50亿立方米。
武耀文表示,山西作为全国首个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为自然资源部提供了重要的先行先试成果,为全国煤层气资源管理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下一步,将聚焦“发挥山西在推进全国能源革命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思路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来源:TELC 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