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务实推进国际油气合作,努力增强油气安全保障能力,借鉴国际绿色低碳发展经验,2022年9月25日,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2年)》报告。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黄永章,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新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贾承造、苏义脑、周守为、孙龙德、赵文智、李阳、李根生、邹才能、王国法、孙金声、刘合、郭旭升、李宁、张来斌院士出席会议。
油气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攸关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当前世界,以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的同时,俄乌冲突下的欧洲能源危机,再次唤醒了人们对能源安全的高度关注。我国油气消费持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企不下,2021年分别达到72.2%和46%。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形势下,油气的安全稳定供应与绿色低碳转型、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替代与能源转型的不可逆转、能源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与能源政治博弈的愈演愈烈,使得以油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安全成为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基于这一背景,举办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发布会,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本次《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报告是第六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主体报告兼顾传统和特色并重,在全球油气勘探形势、开发形势、油公司发展动向与策略三个传统内容中,解剖了典型油气田发现历程,梳理了全球主力油气田合作开发模式,分析了国际油公司经营战略。发布会紧跟能源热点和发展形势,围绕“双碳”战略专题发布《国际油公司碳中和路径》报告,阐述了国际油公司推进能源转型的战略布局和探索实践。两本报告都是以中国人的视角和方法论预测全球油气上游业务和新能源业务未来发展趋势,希望与中国油公司共享成果、共谋发展,促进中国油公司对海外油气资源的分享与利用,提升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
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在致辞时指出,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连续6年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为国家相关部门、石油企业研究油气国际合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目前,我国加快建设新的能源体系,油气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发展和安全,抓住油气增储上产和绿色低碳转型两条主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要紧密围绕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和我国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和力量,加强战略研究,为建设能源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黄永章表示,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形势以及油公司动态研究,是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中国石油将积极支持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出重点领域专题研究和热点问题研判,发挥平台作用和各成员单位的协同优势,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国家油气战略决策、油气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积极为国家和油气行业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石油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作出新贡献。
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联合国内油公司战略研究力量、依托勘探开发研究院建设的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支持下,始终聚焦重大能源发展战略问题,持续跟踪与研判国家乃至全球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围绕油气战略与能源安全、焦点与热点事件对油气产业链的影响、油气上游生产经营重大问题三大领域,为国家油气战略决策和油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报告是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为中国政府管理部门、油公司及油气行业相关机构“走出去”拓展海外油气业务、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来自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振华石油、延长石油、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能源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等相关部委、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代表现场参加会议,能源行业相关人士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观看了发布会。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的重点内容:
NO.1 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企不下
数据显示,我国油气消费持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企不下,2021年分别达到72.2%和46%。中国是全球原油贸易第一大流入地,2021年流入原油5.26亿吨。管道气方面,中国是仅次于欧盟、美国和墨西哥的全球第四大流入地;LNG(液化天然气)方面,2021年有1095亿立方米流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流入日韩的1654亿立方米。
NO.2 地缘政治成为石油市场最大变量因素
报告显示,全球政治局势影响着石油市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成为石油市场的最大变量因素。当前全球油气技术剩余可采储量分布不均衡,截至2021年底,油气产量前十大国家(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中国、阿联酋、卡塔尔、伊拉克、挪威)的产量占全球的69.67%。美国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均位于世界首位,其中原油产量占前十大国家的29.58%,天然气产量占32.1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高度相互依存,美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话语权十分明显,中国作为油气进口大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美之间的博弈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全球的黑天鹅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非洲政权突变频发,哈萨克斯坦突现骚乱,俄乌冲突深刻影响全球。
NO.3 深水领域成为全球油气勘探重点
报告指出,深水领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大发现的主战场,近10年深水油气项目已成为全球油气增储上产的核心领域,新发现的101个大型油气田中,深水油气田数量占比67%、储量占比68%。深水油气产量不断攀升,2021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为5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油气总产量的6.3%。
NO.4 油气开发投资小幅回升
对于2021年全球油气开发形势,报告显示,受世纪疫情影响减弱、世界经济缓慢复苏、OPEC减产逐步放松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四重因素叠加影响,2021年国际油价宽幅震荡,能源转型加速演进。全球油气产量77.92亿吨油当量,其中原油同比增加近亿吨,天然气首次突破4万亿方;开发投资小幅回升,储采比保持高位;新钻井数、操作成本及开采速度均处于低位。
NO.5 中国油气需把握机会获取海外优质资源
报告认为“中国油气公司在超前布局、战略跟随、自主勘探等方面大有可为,要不断深化认识、优化技术、强化合作。在能源转型背景下,需要把握机会,获得有利勘探区块,形成资源有效储备,通过‘一个转变、三个加强’,逐步实现‘走出去’向‘走上去’的转变,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报告强调,要超前研判复杂多变的局势,规避项目运营的潜在风险;坚持陆上常规油气开发的主体地位和技术优势,重视海洋油气勘探项目的弃置义务,稳妥从浅水走向深水、超深水;顺应低碳化能源转型趋势,实现天然气资产从一体化向业务链发展的转变;研究国际石油公司在资产结构优化过程中的持股策略和决策依据,吸取经验和教训,确保做出最优的资产投资和出售决策,打造并巩固自身的核心产区和稳定保供基地,是中国油气公司开展境外油气合作、保障国家油气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来源:石化智汇网、油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