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累计产气突破1200亿立方米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20日

       截至6月18日,我国首个成功规模开发的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累计生产井口气1204.47亿立方米,可替代1.4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1.6亿吨,对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普光气田集剧毒与强腐蚀性于一体,开发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在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气田开发建设者连续14年在高含硫“无人区”艰苦探索,攻关形成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系列,将高含硫化氢的“毒气”变为“福气”,惠及长江经济带6省2市80多个城市。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面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应稳定性仍不足、储存技术尚不成熟的现状,天然气是接替高碳能源、保障能源供应的不二选项。但随着开发的持续深入,地层压力降低、硫沉积加剧、边底水入侵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作为稳产“基本盘”的老井深受自然递减所困扰。

       面对困难,普光气田如何更好地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作用?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降服老井生产‘拦路虎’,努力寻找能源‘新粮仓’,不断夯实稳产‘硬实力’。” 中原油田副总工程师、普光分公司副经理刘长松说。

       技术人员孜孜不倦,研发形成机械刮硫、井筒溶硫剂清洗、“化学+机械”组合措施三类高含硫气田井筒硫沉积治理技术,有效解决井筒堵塞一般、较重、严重三个阶段的治硫需求;成功实施大湾4011-2井连续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使该井日产气量保持在6.5万立方米左右,生产周期预计延长3至4年,为普光高含硫气井排水稳产探索出新路。面对地层压力低、气井能量不足这一必然趋势,普光气田与集团公司多家单位联合,研发出首套排量为20万立方米的国产高抗硫压缩机,即将停喷的普光101-2井等井经过压缩机的增压后“重返活力”。

       普光气田积极向陆相勘探新领域挺进,普光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取得商业发现,普光大安寨混积岩致密气、普光二叠系深层裂缝气取得勘探突破,其中普光二叠系深层裂缝气初步评价具有万亿方勘探场面。为加快储量“变现”,普光气田先后部署数10口陆相井,并部署页岩气井组3个,动用地质储量28.71亿立方米,新建产能20.12亿立方米。

       “接下来,普光气田将进一步增强天然气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加大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力度,用实际行动‘端牢’能源饭碗。”刘长松说。


来源:中化新网